《琅琊榜》里最让人揪心的一段,就是七万赤焰军埋骨梅岭,祁王被赐毒酒,林府一夜之间成了叛国贼,连最受宠的宸妃都自尽了。
说起来,宸妃可是梁帝当年最疼爱的妃子。赤焰案刚发生时,梁帝其实没打算迁怒她,可谁能想到,这性子刚烈的女人竟然走得这么决绝。反倒是她的好姐妹静嫔,在后宫忍了三十年,最后跟梅长苏里应外合,总算给祁王和赤焰军翻了案。
有人可能会纳闷:宸妃自己也背负着血海深仇,为啥不活着报仇,非要选择自杀呢?
宸妃入宫,从一开始就带着一堆人的期望当年梁帝还只是个不起眼的皇子萧选时,跟林燮、言阙是好兄弟。言阙他爹是太师,这小子更是厉害,二十岁就能凭着一张嘴瓦解三国联盟,跟蔺相如似的;林燮年轻轻就管着巡防营,好几次把萧选从鬼门关拉回来。后来就是这俩人帮着萧选当上了皇帝。
展开剩余80%萧选登基后,娶了言阙的妹妹当皇后,自己的妹妹则嫁给了林燮。这么一来,三家既是君臣又是亲家,看着挺和睦。
但这里面藏着个事儿:林燮的妹妹林乐瑶(也就是后来的宸妃),本来跟言阙是两情相悦的,这三家都知道。可萧选当上皇帝后,硬是把林乐瑶弄进宫封了宸妃。他为啥这么干?说白了就是怕言阙和林燮联手——这俩人一个有智谋一个有兵权,要是成了亲家,那他这个皇帝还坐得稳吗?
林家其实也明白这层意思,但他们没造反的心,不想让皇上猜忌,再说林乐瑶成了宠妃,对林家也是个靠山,就默认了这事儿。梁帝这招够狠,既用一个宠妃牵制住了言阙,又拉拢了林家,一石二鸟。
所以宸妃进宫,身上扛着的东西可不少:娘家的期望,皇上的算计,还有这几家错综复杂的关系。
风光的日子过惯了,哪受得了从云端跌落刚进宫那些年,宸妃过得是真不错。梁帝宠她,她又生了个有出息的儿子祁王,娘家林家势力又大,简直是人生赢家。那时候她大概从没愁过啥,日子过得顺顺当当。
因为生祁王后身体不好,林家就把静嫔送进宫照顾她。静嫔当年被林燮救过,一直暗恋林燮(你看她宫里那棵楠树,就因为林燮化名梅石楠),她愿意进宫,一来是照顾宸妃,二来也是帮林家在后宫盯着点。静嫔心思细,有她在,宸妃不用操心后宫那些勾心斗角的事儿,这段日子估计是她这辈子最舒坦的时候。
可老话讲“福祸相依”,这话一点不假。林家越来越厉害,林燮既是皇上的妹夫又是大舅子,手里还握着七万赤焰军,战斗力超强;祁王是太子,林燮还是他亲舅舅。你说梁帝能不害怕吗?估计夜里都得吓醒——这要是哪天他们舅甥联手,自己这皇位不就没了?
其实从庆国公的事儿就能看出来,梁帝最忌讳皇子跟军方扯上关系。庆国公就因为帮了誉王,就被他借着案子给收拾了,更别说祁王和林燮这种亲上加亲的关系了。
亲人全没了,活着比死还难受赤焰案一爆发,林家满门抄斩,七万赤焰军死在梅岭,祁王被赐毒酒……宸妃所有的亲人、所有的依靠,一夜之间全没了。而干这一切的,就是那个曾经宠她的丈夫梁帝。
你想想,一个曾经那么风光的人,突然从天堂掉进地狱,怎么受得了?她骄傲了一辈子,现在要面对杀了自己儿子和兄弟的仇人,还要强颜欢笑活下去?这对她来说比死还难。
她选择自杀,其实也是一种反抗——我不跟你玩了,我用我的命跟你彻底了断。
这一点她跟静嫔不一样。静嫔从一开始就对梁帝没感情,进宫也不是为了争宠,她的指望是儿子靖王。再说她本来就低调,没享受过宸妃那种极致的宠爱,跌落时也就没那么痛。她能忍三十年,是因为她有盼头,有儿子这个希望。
可宸妃呢?她拥有过的太多,失去时就更惨烈。她没办法像静嫔那样隐忍,也做不到对着仇人装样子,死对她来说反而是种解脱。
就算想活,言皇后也不会让她活退一步说,就算宸妃想忍着活下去报仇,言皇后也不会给她机会。言皇后跟宸妃是老对手了——自己是皇后,却没宸妃受宠,儿子也早死了,心里早就憋着一股火。现在宸妃落难,她怎么可能放过?
剧情里其实暗示过,言阙后来想炸梁帝,梅长苏劝他时说“设计让她中毒无法参加祭典”,言阙说“她虽然罪孽深重,但毕竟是我胞妹”。这里的“她”就是言皇后,能让言阙这么痛恨的,肯定不是小事,十有八九跟宸妃的死有关。
后来梁帝让静嫔给宸妃立牌位,言皇后还想借机整静嫔,可见她多恨宸妃。就算宸妃想活,言皇后也得在背后捅刀子,她根本熬不过去。
说到底,宸妃的死是必然的她一辈子活得太顺,骄傲又刚烈,受不了这种背叛和失去;她不像静嫔有儿子当盼头,所有的精神支柱一夜之间全塌了;再加上言皇后的算计,梁帝的绝情……对她来说,死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红墙里的日子就是这样,风光时有多耀眼,跌落时就有多惨烈。梁帝爱她吗?可能爱过,但在皇权面前,那点爱根本不值一提。宸妃到死可能都想不明白,曾经的兄弟、爱人,怎么就变成了杀子仇人。这大概就是帝王家的悲哀吧。
发布于:山西省爱配资-配资平台公司-合法配资平台-便捷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