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逛夜市去!”
这个暑期,在市井小巷或商业广场、超市内部,一个个主题鲜明、各有特色的夜间市集总能吸引众多热爱赶“集”的年轻人。
宁波市海曙区有城隍夜市、夜道有好市市集等,江北区有萤火市集、仲夏慈湖夜等,鄞州区有湖上雅集、咕噜噜市集等。据市商务局不完全统计,今年夏季,全市对外营业的各类夜间市集已经超40个。
在宁波,夜市究竟是门怎样的生意?
主题和内容常更新
夜市年年有、处处有,聚焦喜好、内容多元、产品集中、受众广泛、互动性强的主题式夜市成为热门选项。部分商圈以月甚至周为单位,持续推出一连串不同主题的夜市供消费者选择。
日咖夜酒、网红美食、联名互动……着眼夏夜与市集自带的“CP感”,8月伊始,宁波天一广场的“周更夜市计划”拉开帷幕。就在前天傍晚,为期三晚的街角碰杯派对主题市集在广场7号门举行,酒水饮料搭配甜品小食,吸引不少消费者前来开怀畅饮。
而在上周,作为该广场首次举行的后备厢市集,集结鲜榨饮品、咖啡啤酒等10余个摊位,结合当下热门IP“长安的荔枝”进行美陈布置,推出互动游戏,带来清凉爽意。
展开剩余83%8月15日至17日异域风情市集、8月22日至24日三伏天养生集、8月29日至31日“吃冰集”等,已在天一广场蓄势待发。
“夜市是紧密连接市场与消费者的生动载体。‘周周有夜市’‘周周有主题’,既能满足消费者对夜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也能让广场与消费者之间更具黏性。”天一广场相关负责人说。
在新鲜感上做文章,城隍夜市和开明海市选择落实“周更”摊主轮换机制,营造沉浸式消费新场景。
这两个夜市汇聚了130余家特色商户。细心的市民可以发现,虽然都是非遗手作、传统小吃、文创“潮品”等业态,但在同一个角落里,叫卖的摊主每周在变化,摊上的特色商品各有风格。
宁波爱珂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亚男告诉记者,新鲜感的持续让两个夜市的日客流量稳定在2万人次以上。
繁华鼓角夜市欢,一场关于消费场景的深度创新正悄然上演。
各场景均“可市集”
夜市既承载着人们对市井烟火气的向往,也让更多人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宁波。于是,夜市顺势走进更多场景,不仅在商圈,还在街区、在超市、在广袤乡村。
同样在前天傍晚,一场持续5天的烟火星光夜市活动在大润发翠柏路店举行,现场汇集一众网红美食,还开展非遗火壶表演及相关互动活动,吸引了不少过往市民,其中不乏年轻面孔。
翠柏路一带不仅有高校、企业,还有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等科创平台。“比邻而设的主题夜市,丰富热闹的互动活动,也许可以为在海曙创新创业的年轻群体搭建起感受宁波的新平台。”大润发翠柏路店相关负责人说。
夜幕降临时,海曙区鄞江镇趣湾庄园人气依旧很旺,刚在白天体验了皮划艇、桨板等项目的市民和游客同样迎来一个热闹鲜活的夜市。
这一依托乡村文旅综合体而设、土味十足的夜市,开设至今已有好几年,夏季基本每晚都有。内设50多个摊位,基本来自镇内企业、商户。
“夜市不收摊位费,大家一起出资源、出力气、出主意,产品也力争实惠,如一份一公斤左右的大个头小龙虾,在这里只要58元。”趣湾庄园负责人陈贤促说。
有玩能赏可放松,还能收获夜市的快乐,这样的尝试让趣湾庄园在今夏收获了一大波流量。7月以来,趣湾庄园客流量近1万人次。陈贤促直言,他们想通过这一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更多游客愿意走进乡村。
繁华胜景眼前呈,各场景催生的夜市正在塑造独特的城市夜间名片。
越到深夜越带劲
8月7日晚上10点多,从北仑富春江中路上一家工厂下班的王川与工友摸了摸干瘪的肚子,一起走进引隆泰商业中心。
肠粉、炒面、烤冷面……这个不大的萤火市集汇集了30余家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摊位。烧烤摊摊主操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招呼他们先喝起来,烤串稍后就上。
“我上的是晚班,下班后能吃夜宵的地方寥寥无几,还好有这个夜市。”王川说,这个充满烟火气的“第二生活空间”已成为他们卸下疲惫、畅快社交的“秘密基地”。
1个小时后,这个夜市陆续收摊,而在城市的另一侧,鄞南稻香里临享夜市正是人气高涨的时候。店铺老板的吆喝声、市民和游客的嬉笑声交织,处处洋溢着市井气息。作为目前宁波最大的流动摊贩疏导点,夜市里有150多家摊位对外营业,甜品冷饮、特色小吃、服装首饰等应有尽有。
“夜市开设至今恰好一年,大部分摊位每天从下午5点半营业到次日凌晨3点,顾客在夜市越逛越晚,有些年轻人甚至会在一些能久坐的美食摊位里聊个通宵,好不惬意。”负责运营的宁波优策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曼笑言。
持续高温下,突破晚上10点歇业的传统,深夜不“喊咔”的夜市在宁波越来越多。
北仑青年港的“萤火ye北仑”夜间市集日均客流量1万人次,营业至半夜12点;即将开市的摸黑市集以青年二手闲置为主题,以兴趣爱好为连接,营业至半夜12点;宁波中体城1号门外的萤火市集夜间氛围感满满,正常营业至凌晨2点……
市井喧嚣喜气盈,夜市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重塑城市商业生态。
夜市的价值不只买卖
在商业发展史上,市集这样一个历久弥新、永葆活力的形式十分少见。新时代背景下,今夏宁波的夜市,无论内容如何变化、场景如何创新、时间如何延长,都有个共同点——不局限于买与卖。
城隍夜市和开明海市通过串联城隍庙历史街区与开明街场景,形成“传统庙市+年轻态消费”的生态圈,打造可触摸、可体验、可传播的城市文化新地标;南塘三肆以打造历史文化特色商业街区为目标,集美食消费、历史文化追忆、民俗风情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展现独特的市井烟火气息,带来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石浦渔港古城夜游集市依托古城特色商业街区,以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为核心要点,着力打造一个集游览、美食、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夜间消费集聚区……
从业态创新到空间重构再到生态培育,显然,夜市已经成为城市文化传承、经济升级、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
“夜市的推陈出新,本质上是各商业主体对夜经济的深度挖掘。理想中的夜市生态应该是多元的、融合的、可持续的。目前,宁波夜市仍处于较初级的阶段。”宁波商业联合会商业广场分会秘书长朱勇申表示。
那么该如何做好这门生意,让夜市创造更大价值,擦亮活力夜名片?
萤火市集品牌主理人王涛认为,夜市应该是个长期生意。“夜间消费的需求本就存在,缺乏的是刺激和激发方式,需要找到满足需求的渠道。大家渴望体验更多场景、享受多彩夜生活,夜市满足的正是这一需求。”王涛说。
然而,宁波夜市起步较晚,同质化的情况严重,关键问题之一是夜市运营和管理并未坚持长期主义,这就需要将夜市进一步塑造为多方参与的生态系统。
比如在运营方面避免粗放,可通过公开招标引入具有长期运营经验的专业团队负责夜市整体策划、品牌营销和商户培训;又如建立退出机制,将夜市作为孵化基地,清除做不好、反响差的摊位,引进新摊位更新业态,挖掘培育新品牌。
在朱勇申看来,宁波夜市还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意与新意,让城市、运营主体、摊主、消费者等实现互利共赢。
“夜市大多为线下零售,若能与线上直播结合,与文旅演艺、乡村振兴相结合,即可探讨更多发展新空间,演绎更多个性与社会融合的新生活,让每个夜市成为讲述宁波故事的‘微缩剧场’,传递城市融合共生的温度。”朱勇申说。(孙佳丽 崔宁)
发布于:北京市爱配资-配资平台公司-合法配资平台-便捷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